大理村醫張智娟:30載做鄉親們的健康“守門人”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彝族自治縣平坡鎮高發村地處深山,世居彝、白、傈僳、漢、回5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全村總人口的98%以上,曾是全縣6個深度貧困村之一,也是2024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鄉村醫生張智娟成長和工作的地方。
1974年,張智娟出生于高發村的一個多民族家庭。爺爺是彝族,奶奶是白族,姑姑嫁到了一個傈僳族家庭。自小耳濡目染,張智娟掌握彝、漢、白、傈僳4種民族語言,熟悉各民族的習俗文化。
以多民族語言科普傳染病預防知識、自掏腰包為困難民眾墊付醫藥費、經常走村串寨提供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調解村民矛盾……從醫30年,張智娟和她的診療箱一道,在守護村民健康的路上步履不停。
“鄉親們幫助我成長”
張智娟13歲那年,父親因病離世,家庭陷入窘境。“父老鄉親幫我們干農活、送食物和衣服,我們三姐弟的成長離不開他們的支持。”
父親的去世、鄉親們的關愛,讓她下決心當一名醫生,救治更多偏遠山區的病人。1991年,張智娟考入縣職業高級中學醫士班學習,畢業后回到高發村成為一名鄉村醫生,實現了兒時的夢想。
高發村下轄13個自然村,地廣人稀,山路崎嶇。青壯年大都外出打工,留下的多為老弱婦幼。有個頭疼腦熱,村民總會第一時間給張智娟打電話。不分晝夜、隨叫隨到,是她的日常。
2001年夏天,張智娟接到一位彝族婦女難產的求助電話,懷孕8個多月的她隱瞞家人,走了1個多小時夜路趕到現場,保證了母子平安。“在條件落后的那些年,我先后接生了80多名嬰兒。”
多年堅守讓她受到村民的信任與尊重。一次,一位老大爺徒步從8、9公里外的羊腸小道前來輸液,張智娟為他煮了一碗面,老人離開后又折返。“他走到半路歇腳,發現我多給了8塊錢。他說我為他煮面,他不忍心多拿錢,一定要還回來。”提起這段經歷,張智娟有些哽咽。
“治病救人是我的責任,鄉親們也很心疼我。只要身體條件允許,我會一直干下去。”張智娟說。
“讓鄉親們少跑遠路”
目前,張智娟每年服務3000余人次,服務半徑達15公里。為更好滿足村民的健康需求,她積極參加各種醫療技術培訓班,學習了方劑、針灸、拔罐、推拿等,不斷精進醫術。“我很喜歡培訓,每次不用學多,能掌握一件實用技術就行。笨鳥先飛,熟能生巧。”
2019年,張智娟為一位常年足跟痛的阿姨進行針灸療法,三天后,患者的病情明顯好轉。這令張智娟深受鼓舞,也讓她此后在問診中注重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村民科普中醫藥健康知識。
圖為張智娟入戶為65歲以上老年人免費體檢
去年,高發村建成220平方米的中醫館,被大理州衛生健康委員會、大理州中醫藥管理局授牌“大理州示范中醫室(中醫閣)”。針對農村的常見病和多發病,既開展中醫理療,也根據患者病情適時開具西藥處方,臨床經驗豐富的張智娟摸索出了一套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法。
“通過普及中醫‘治未病’理念,村民們增強了衛生健康意識,減少了傳染病的發生。同時,我努力做到‘小病不出村’,讓鄉親們少跑遠路。”
“有事就找張智娟”
春去秋來30載,張智娟也見證了基層衛生健康事業和鄉村振興的發展。
過去,高發村出行不便,陪同重病患者到醫院檢查費時費力。隨著脫貧攻堅的開展,高發村基礎設施條件改善,張智娟考取駕照并買了車,方便親自護送村民就醫,實現了“大病不耽誤”。
是醫生,也是家人。張智娟兼任高發村黨總支第一黨支部書記和村婦聯主席。不出診時,她的衛生室就成了臨時調解室,婆媳矛盾、鄰里糾紛……各族婦女都喜歡讓張智娟主持“公道”。她也定期上門入戶,宣傳關于婦女兒童和婦聯工作的方針政策,關心留守兒童,了解留守老人和婦女的生產生活情況,切實維護弱勢群體的權益。
盡管收入不高,張智娟從未收取村民的出診費,還經常自掏腰包為困難民眾墊付醫藥費,積極向上級部門申請補助、救助。
“有人問我這么做要收多少錢,我說不談錢,這里生我養我,我對這片土地有感情。”張智娟說。